English 中文

周洁


 

周 洁

1986年 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

2010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2017  恋物者的葬礼 周洁个展,北京现在画廊,北京

2014  36 - 周洁个展,北京现在画廊,北京

2012  内观 - 周洁个展,北京现在画廊,北京

2018  巴塞尔香港艺术博览会,香港

2017  艺术深圳,深圳

      ART021艺术博览会,上海

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上海

一次别离,杨画廊,北京

2016  巴塞尔香港艺术博览会,香港

      CIGE博览会,北京

      ART021艺术博览会,上海

      央美双年展,中央美院美术馆,北京

2015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

      ART021艺术博览会,上海

      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上海

      艺术北京博览会,北京

      巴塞尔香港艺术博览会,香港

2014  ART021艺术博览会,上海

      台北艺术博览会,台北

      北京现在画廊十周年群展,北京

      CIGE博览会,北京

      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上海

      巴塞尔香港艺术博览会,香港

      万荷美术馆,北京


2013  旺加拉塔艺术馆,旺加拉塔,澳大利亚

      荷姆斯提特艺术中心,墨尔本,澳大利亚

     “艺游未尽”——精品20年时尚生活艺术大赏展览,孔雀城大湖艺术馆,北京

巴塞尔香港艺术博览会,香港

粉碎的宫殿,白兔美术馆,澳大利亚

拉特罗布地区画廊,莫威尔,澳大利亚

2012  汉密尔顿画廊,澳大利亚

      艺术香港博览会12,香港

      云雨第二回展,北京现在画廊,北京

2011  澳华历史博物馆,澳大利亚

      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上海

      艺术香港博览会

      CBD》澳大利亚悉尼白兔美术馆十年馆藏展

获奖  2006/2007/2009年获中央美术学院优秀学生年度奖学金

收藏  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 中央美院美术馆 余德耀美术馆 和静园艺术馆

周洁展望对话 Cut

ZJ: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所以应当尊重所有的生命。它有着其内在的伦理道德原则比如生命自身所拥有的权利平等以及更多的公正,节约与合理使用资源,人类自身的责任与义务等。人类要继续生存下去就必然会以灵魂的可持续性来维护人类精神链的持续发展。自然的法则,人的法则,艺术的法则,应是相通的。(2011/7/4)
ZW:
正确!但还缺少自己的观点。我把我的观点提示给你供参考:我总结出来的观点是:人,自然,人造物三者的关系是未来人类要思考的,艺术只是其中一种方法,不能并列,因为还有宗教,哲学等很多方法来认识世界。人造物简称“物”,是自科学诞生以来我们不能回避的,它带来了人类社会的改变,当然有很多负面的,但是在没有科学的时代不能说没有那些负面的东西。因此,在天人合一之后,如何把“物”作为与自然同等地位来对待,可能是人类面临的挑战。(2011/7/4)
ZJ:
我可不可以理解为其实艺术宗教哲学科学也是人造物?这么说“物”与自然的关系其实是矛盾统一的。自然我理解,一是在人类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二是人类诞生之后包括人类本身以及人类造物其实也属于自然呢?那么其实原本他们就已经在一个统一的法则和规律里发展,不能分割来认识对待呢?(2011/7/6)
ZW:
说的有意思!(2011/7/6)


ZJ:
在世界历史上,古老的中国埃及希腊罗马都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我们的祖先都给人类留下了众多的建筑古迹,这些建筑都记载着古代各个地区和国家的政治历史文化艺术科技技术,成为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物质与精神的象征和标志。而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最显著的特点是人离不开自然的原则,也都经常地呈现一种对宇宙图案的感觉,以及作为方向,节令,风向和星宿的象征意义。
ZW:
宇宙图案的提法很新鲜,其实是一种需要重新寻找的宇宙价值观,人过分物化了以后就缺少对自然的感应了,这是个平衡问题,你能领会到这个层面说明是用了脑筋了。
ZJ:
其实就是在寻找平衡,使之在一个整体里和谐平衡发展,人过分物化就会夸大人类自身的能量,并想驾驭在自然之上一切之上,从而偏离了轨道。
ZW:
是的,但东方社会经常是压制人的创造力,过分强调自然而忽略人文。

ZJ: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真正的历史,因为历史都是由人操作,只要有人就不会有真相。唯有当时的艺术作品能反映时代。当艺术家通过自己的作品呈现世界时,他是为他人,而不是为自己个人乐趣,艺术家和观众共同创造出具体和想象的物体,即“精神作品”。艺术家应该使自己不局限自己的时代,为他的时代创作并不意味被动的记载重现时代,而是如实的迎接它或者改变它,也就是向着未来超越时代。
ZW:
同意,不能带来改变的艺术我们何苦去做它?改变意味着我存在,但是,体制对于艺术的要求是,牺牲小我为了大我(社会价值观)的存在,我们生活在两种价值观可以选择的时代:我的存在,公共的存在,有分离的时候,也有合一的时候。
ZJ:
恩同意!选择应该是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适不合适时代历史的演变。我认为,我的存在包含在公共的存在里,公共的存在也有我的存在,是一个存在。分离和合一也是在一个统一的存在里存在。
ZW:
会有先后手和策略,否则无法前行!


ZJ:
我把这个作品叫《鼎》。今日中国,天天谈崛起,所谓的“崛起”,而所谓的崛起不是楚王问鼎么?逐鹿九州,只为问鼎。鼎,权利也,欲望的终极追寻。物质权利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工具并移植在当今社会普遍的错误的价值观,貌似我们摧毁了一个旧的体系,但是并没有建立新的精神道德体系,这是多么的苍白,导致现在如此多荒诞麻木和腐朽没有人性的事情频频发生。
ZW:
你很有人文精神,反抗权利,但是遗憾的是我们从来离不开权利,不是行政权利就是知识权利,怎么办?都是权利,就都会出现同样的问题,所以,抽象的权利和具体的权利是可以分别对待的。这是个很深刻的问题。值得反思
ZJ:
其实我对此也很迷惑。我理解权利其实是人类互相之间调配资源适应世界的手段,无论抽象还是具体。但是又很难权衡。
ZW:
反思能力很重要,真实的对待自己也是一种能力,在这个前提下,善用权利!

ZJ:
梁思成描述中国建筑之主要特征时,对古代建筑的外部轮廓有一段精辟的概括:“翼展之屋顶,崇厚阶基之衬托,玲珑木质之屋身"。尤以屋顶的结构形式视觉轮廓最具代表和针对性,可以说是中国古建的形象特征。
ZW:
用古代的建筑来比喻一种思想的折射是可以的,但是艺术有它的特殊性,就是说,某种程度上,艺术(包括建筑)除了思想观念上有局限性外,它在美学与材料上是有它超越观念而永恒存在的价值的,如果没有这个观点,就会重复出现火烧阿房宫和圆明园,实际上,不能把思想性看作是艺术的全部的道理也就在这。
我在课上经常讲的视觉逻辑也是这个意思,艺术语言是可以超越思想而存在的。
ZJ:
这是艺术区别科学宗教哲学最美丽的地方。也是我需要突破的地方。
我选择陶瓷材料做顶,木头做基座,出于陶瓷与木头是最具我国代表的两种材料,其实这两种材料又具有矛盾对抗性。陶瓷需要用火烧成型,而木头最忌讳的就是火烧。两种材料的属性其实是对立的。木质屋身撑托翼展屋顶。我把屋顶的造型宛如无数的蠕虫细菌一样的生物侵蚀,无尽繁殖的蔓延整个屋顶,将之异形,只能感受到一个躯壳大形,但实质已慢慢消解和日益腐化。一种正腐状态。看似简单重复密集型的劳动,视觉上带给人的心里是一种压抑不舒适恶心的难以接受,只有将真实化为粉末使其通过另一个存在而再生的方式才得以建树。这样的感觉我即审问自己也审问观众。因为我们就处在这样密集恐惧正腐的时代。
ZW:
对材料的感觉有几种:物理的,社会学的,感知的,外形的等等,我觉得你偏向于感知的。如果是感知的,就充分发挥感知的功能,比如,凌厉,强烈,极端、细腻、粗旷等,因为感知是有不同层面的。当感知到一个极端时,或许你很清楚你要什么。
ZJ:
是的,把一种感觉做到极致就会发生意料之外的效果。
ZW:
量变到质变,物极必反,变化是硬道理


ZJ:
我用骨头的形代替了原本建筑的柱式结构成为新的支撑物,骨头采用木雕的形式,很直白,我深知艺术创作中切记太过直白和赤裸,但是这次我必须这样因为我从来没有如此强烈感受。因为现实就是这样。你不得不承认和接受。
ZW:
用骨头代表死亡,那就要比交叉和头骨还要高一级,比如有人镶钻石,就比单纯头骨还要有死亡感。需要感知的力量!背后当然也有逻辑。

ZJ:
展老师,虽然现在我的思想还很不成熟,很多地方不是很清晰,但是我的主线不会变,这也是我对毕业创作一次延伸和发展。是我的轨迹。
最后感谢您花时间看我的信件并衷心祝福您健康快乐。
ZW:
很好,你有种力量和抗争的感觉,这是汇集能量的方法,有了能量才可以有爆发,相信你自己的发展,别固执就行,与时俱进很重要,所有的知识和建义都要消化吸收到你的路线当中,以你自己为主体,扩充自己的力量不是别人的,这样你就会进步,希望看到你的进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上吧!急,也别太急,掌握“度”和分寸。以上建议仅供参考,时间关系不能说透,最后作品形式的决定权在你自己,对错都是一种验证,这么好的机会别给别人。

ZJ:
展老师,真的非常感谢您。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目前的意识形态。发现了自身目前的局限性和需要突破的地方。

ZW:
偶尔这样聊一下形而上的东西对我也是一种锻炼